股票_相关知识
1 港股相关
1.1 港币“强保 / 弱保”的含义
这是 港币联系汇率制度(Linked Exchange Rate System, LERS)里的两个关键锚点:
- 弱方保证(Weak-side Convertibility Undertaking,简称弱保)
- 水平:1 美元 = 7.85 港元
- 含义:如果港元 贬值到 7.85(即 1 美元要换更多港币),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会无上限卖美元、买入港元,支撑汇率不再继续贬。
- 强方保证(Strong-side Convertibility Undertaking,简称强保)
- 水平:1 美元 = 7.75 港元
- 含义:如果港元 升值到 7.75(即 1 美元只要换更少港币),HKMA 会无上限买美元、卖出港元,避免港币过度升值。
联系汇率制度的目标是保持港币与美元稳定挂钩。
- 区间范围:7.75–7.85
- 中点:7.80
- 港元汇率可以在这个区间自由浮动,但一旦触及上下限,金管局就会入市干预。
强保 / 弱保的功能
- 弱保(7.85):防止资本大规模外流 → 港币贬值过快,会让资金恐慌性离开香港。金管局必须撑住。
- 强保(7.75):防止资本过度流入 → 港币升值过快,会让出口业、旅游业受打击,同时金融环境过松(利率太低),可能引发资产泡沫。
1.2 CNY HIBOR (香港银行同业人民币拆息)
香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HIBOR,Hong Kong Interbank Offered Rate)是香港金融市场中银行间短期资金借贷的核心基准利率,由香港银行公会根据指定银行的报价计算得出,涵盖隔夜至 1 年期的多种期限,其中 1 个月和 3 个月 HIBOR 最常用,直接影响按揭贷款等金融产品定价。
美元/港币行情
https://gushitong.baidu.com/foreign/global-USDHKD
2 技术指标解读
2.1 夏普比率
夏普比率(Sharpe Ratio) 每承担 1 单位风险,能获得多少超额收益。
- 银行存款:假设无风险利率是 3%,几乎没有风险
- 股票投资:年化收益 15%,但有波动风险
夏普比率 = (投资收益率 - 无风险利率) / 投资的波动率
- 分子:超额收益 = 你比存银行多赚了多少
- 分母:波动率 = 你承担了多少风险(价格上下波动的幅度) ### 2.2 ROE 一般正常范围
ROE(净资产收益率,Return on Equity)没有绝对的统一标准,不同国家、不同行业差别很大,但大致可以有几个参考区间:
- <5%:通常偏低,说明企业盈利能力较弱,可能资金利用效率不高;有时银行或公用事业行业可能会落在这里,但太低一般不受投资者青睐。
- 5%~10%:中等偏低,可能是竞争激烈、资本密集型行业常见的水平。
- 10%~15%:算是比较健康的水平,很多成熟稳定的公司大致在这个区间。
- 15%~20%:属于优秀水平,说明企业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资本运用效率。
20%:非常亮眼,但要注意区分:有些是真实高盈利,有些可能是高杠杆或一次性收益导致。
2.2.1 行业差异
- 银行、保险:ROE 一般在 10%~15% 就算不错。
- 制造业、传统工业:可能 8%~12% 属于正常。
- 互联网、消费品、医药:优秀公司往往能维持 15% 以上。
2.2.2 注意事项
- ROE 高但 负债率也高,说明企业靠杠杆撑起来,风险更大。
- 要结合 ROA、ROIC、净利率等指标看,避免被财务操作误导。
- 趋势比绝对值更重要:持续稳定的 12% 可能比偶尔冲到 25% 更有参考意义。
2.3 RSI
RSI(Relative Strength Index,相对强弱指标)本质上是比较一定周期内上涨幅度与下跌幅度的比例,取值在 0–100 之间。常见解释:
- RSI > 70:进入“超买”区,说明价格短期上涨过快,可能有回调压力。
- RSI < 30:进入“超卖”区,说明价格短期下跌过多,可能有反弹机会。
(有的人会用 80/20 作为更严格的阈值。)
2.3.1 操作逻辑
- RSI 超买(>70):
- 意味着市场可能过热,很多人已经追高买入。
- 操作上一般考虑减仓、止盈,或者至少不要在高位盲目加仓。
- 但如果是强趋势(牛市主升浪),RSI 可能长时间维持在 70–90,不一定马上回落。
- RSI 超卖(<30):
- 意味着市场可能过度悲观,很多人恐慌性抛售。
- 操作上可以考虑分批低吸,尤其是趋势性股票。
- 但如果是熊市下跌趋势,RSI 也可能长时间低位徘徊,贸然抄底会变成“接飞刀”。
2.3.2 使用建议
- 结合趋势看:
- 上升趋势中,RSI 低点一般不太低,30 附近就是机会。
- 下跌趋势中,RSI 高点一般不太高,70 附近就是压力。
- 配合其他指标:
- 例如 MACD、均线、成交量一起看,避免单指标失真。
- RSI 的背离信号(股价创新高但 RSI 没新高,反之亦然)常被认为更有参考价值。
- 周期选择:
- 常用的是 14 日 RSI。
- 短周期(如 6 日)更敏感,适合短线;长周期(如 24 日)更平滑,适合中线。
2.3.3 总结
- RSI 像是市场“温度计”,高烧时别乱加仓,体温过低时别慌着逃。
2.4 KDJ
2.4.1 KDJ 的三个值
KDJ 其实是 随机指标(Stochastic Oscillator) 的扩展,它通过最高价、最低价和收盘价来反映价格动量和超买超卖情况。
- K 值
- 最核心的指标,反映价格处在区间的相对位置。
- 取值 0–100,数值高表示靠近区间高点,低表示靠近区间低点。
- 对行情变化反应比较快。
- D 值
- K 值的平滑移动平均(通常 3 日均值)。
- 更稳定,相当于“慢速 K 线”。
- 常作为趋势确认指标。
- J 值
- 由 K 和 D 推导:J = 3K–2D。
- 更敏感,波动范围也可以突破 0–100(常见 -20 到 120)。
- 用来捕捉短期极端情况,经常先于 K、D 转向。
2.4.2 操作
- 超买/超卖:
- K、D > 80,市场可能过热,超买。
- K、D < 20,市场可能过冷,超卖。
- 交叉信号:
- K 线上穿 D 线 = “金叉”,买入信号。
- K 线下穿 D 线 = “死叉”,卖出信号。
- 如果在超买区出现死叉 → 卖出信号更强烈;在超卖区出现金叉 → 买入信号更可靠。
- J 值提示:
- J 值 > 100,极端超买,随时可能回落。
- J 值 < 0,极端超卖,随时可能反弹。
2.4.3 总结
- K = 快速反应
- D = 趋势确认
- J = 情绪放大镜
2.5 布林带(Bollinger Bands)
布林带是一种 波动率指标,由三条线组成: - 中轨:一般是 20
日移动平均线(MA20)。
- 上轨:中轨 + 2 倍标准差。
- 下轨:中轨–2 倍标准差。
意思是:价格通常会落在上下轨之间,像被“布袋”装住一样。
布林带就像一个“弹簧通道”: - 收口 = 蓄力,可能要大动作; - 张口 = 发力,说明趋势正在释放; - 靠上轨 = 偏强,靠下轨 = 偏弱,但要结合量能和趋势判断。
2.5.1 总结
从中看出波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