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绵羊
1 简介
1.1 书籍简介
2008 年,在常春藤盟校待了 24 年之后,耶鲁大学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决定辞去自己的终身教职,离开这所常春藤名校。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感觉当前的美国精英教育已经陷入了误区,这套系统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聪明,有天分,斗志昂扬,但同时又充满焦虑、胆小怕事,对未来一片茫然,极度缺乏目标感:他们被包裹在一个巨大的特权泡泡里,所有人都在老实巴交地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他们非常擅于解决手头的问题,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
在即将辞去耶鲁教职之际,他发表了一篇文章《精英教育的劣势》来讨论这些问题。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几周之内,它的阅读量就超过了 10 万次(后来的累计阅读量超过了 100 万次)。很明显,这篇文章触动了很多人的神经。
从那之后,他开始应邀到美国各地的大学发表演讲,跟学生们交流,回答他们的问题,也向他们请教了许多问题,并倾听和了解了他们的答案。这本书就是他对这段经历的思考和总结。
在本书当中,作者德雷谢维奇历数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常春藤学校学生的“数宗罪”:过于自信却输不起;朋友圈同质化,固步自封;思维僵硬,与社会脱节,缺乏“常识性聪明”等,并提出“读藤校远不如读公立大学,学校更重视教育、教学方法也更灵活、更前沿”等观点,
他还进一步指出,虽然这些藤校外表上有特色,但在内里,都是“失去了灵魂的地方”。很多在藤校就读的学生没有使命和目标感,自我膨胀、自我中心、自以为是。而相比之下,那些没有这些标签的人,却能在人生道路上攻城掠地,在各方面成就自己。而有一些藤校生一辈子最大的成就,可能只是上过某藤校。
本书自 2015 年 5 月上市以来,在美国社会引起广泛争议,迅速成为《纽约时报》、《新共和》、《洛杉矶时报》等各大媒体追捧的话题,在国内也得到了南方周末、凤凰卫视、澎湃新闻网、环球时报、外滩画报等媒体的报道。
2 读后感
这本书一开始看就跟看画似的,觉得还蛮有意思,然后看到 40% 的时候,就开始有一种深度的认同。作者换了很多种角度。来讨论一个问题,而且这个几个角度的差异非常大。
人的确是在关系中才能被看到和评价,但也会在关系中迷失,一步一步陷入别人设定的框架;尽管关系对自身价值感很重要,但我内心还是更倾向高内聚低耦合。
3 三句话总结本书
- 信念、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 我们希望孩子们更能承受挫折,更自立,更有精神独立性,对世界充满好奇,更有创造力,更愿意去冒险,更愿意去犯错误。
- 不要着急去成为自己心中早已计划好的那个人,而是成为你自己从未遇见的那个人,遇见那个更好的自己!
- 所有决定动机的关键在于安全感。剥开“安全感”这件外衣,你看到的是应得利益。方向感的缺失以及不想失去机会,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恐惧。
- 嫉妒是来自于自己的罪恶感,从而无法因为享受生活而觉得不安。
- 你参与的事情越多,你能做好的事情就越少,并且最后什么事情都做得不理想。
- 我们在大学的大部分所学必然会慢慢淡忘,剩余的部分其实就是你自己。
- 学会思考就是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身边任何事物,不自以为是,不妄下结论。
- 建立自我是每个人必须要为自己做的一件事,过程将充满挑战和困难。至于建立自我是否令他人受益,那并不是主题。
- 每个人的幸福来自他发挥出个人的能力之时。
- 当你试图拒绝不确定性,那么你就拒绝了生命的意义。
- 地位这个词则较为复杂,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攀比,因此形成竞争。
- 我现在就可以郑重地告诉你未来的位置:与大部分人一样,位居中流。
- 我们之前所知道的,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或者不变的。
- 攻读你所热爱的专业会帮助你变得富有,但不一定有钱。
- 我们将不再刻意区分左边是工作,右边是生活;上面是通识,下面是专业。它们是融合的统一体,是相互渗透的。
4 认同
4.1 方法
- 大学给每位学子提供了一次真正思考的机会:远离社会,暂时摆脱来自家庭影响和职业规划的束缚,站在远处以纯净并批判的眼光审视整个世界。
- (1)什么是优质的生活?(2)我该如何拥有那样的生活?
- 每个人在大学期间真正需要培养的是反思的习惯,即拥有从变化中成长的能力。
- 不妨把大学的经历看作天路历程,是去朝圣。虽然你并不知道你将来的信仰是什么,但此次历程将带着我们发现真理,发现自我。
- 自我意识是一个极其私密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你能找到自己的力量、安全感、自主、创造力和快乐。
- 你认为成为“有意思的人”对你最重要,而且你认识到你将是陪伴自己终其一生的唯一人选。
- 选择做一些即使没有外在奖励你也会选择做的事情;选择做一些你可以废寝忘食地专注去做的事情;做你最喜欢做的事,不是你认为自己喜欢或者应该喜欢的,而是你的真爱。
- 我现在就可以郑重地告诉你未来的位置:与大部分人一样,位居中流。
- 与其为成功而工作,不如为工作本身而全身心投入。
- 某种形式的“浪费”和“游手好闲”也是必要的和健康的。
- 学会收集论据、分析现有的权威观点、预见驳论、合成新的论点、最后义正词严地表达结论。学会分析他人观点,并独立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个过程必将是艰难的、缓慢的,而大学 4 年仅仅是个开端。
- 新人类应具备的素质包括“学识的广度、跨学科文化知识、信息敏感度以及待人处事的灵活度”。
- 我们的第一身份是公民,既不是领导者,也不是追随者。
- 他们更像是伙伴,而非竞争对手。
4.2 道理
- 反思——独处——精神生活。
- 灌输给他们一套他们排斥却又无法摆脱的价值观。
- 他们似乎对任何东西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高度悟性。
- 高等教育是人的一生中智慧的成长和探索的一部分,而且这个旅程必须是学生本人为自己设计和践行的。
- 他们在完成大学学业之后,并没有了解自己内在的生活意义是什么。当他们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去实现那些憧憬的时候,往往还是受制于“三驾马车”:财富、资历和声誉。
- 当你的生活中没有被给予犯错空间的时候,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不给错误任何机会。
- 赞美代替不了温暖,浮夸的自信代替不了自足的能力。
- 她无法以批判式的眼光去审视自己被教育的方式和被灌输的价值观。
- 想象一下四年一次的奥林匹克竞技现场:那种让人窒息的完美主义,不允许任何犯错的空间,因此也无法享受乐趣,无法逃避他人对你的审判,而最终的成功被狭隘地定义成“零失误”。
- 当一个孩子追求的是受人肯定甚至被人羡慕,那么这样的需求就是个无底洞,因为它与追求被人爱是没有关系的。
- 两个极端,左边是自负,一种看不起他人的心态,右边是自卑,一种看不起自己的心态。
- 这种思考方式不容许中间地带的存在。
- 那份轻松让我学会了欣赏他人的成就给这个世界所带来的美妙。
- 这就是嫉妒的本质——他人情况愈佳,你的感受愈糟,因为那个佳境并不属于你。我自己已经在地狱待了太久。我不再受牵制于罪恶感,我不会再去找理由来惩罚自己。我不再因为享受生活而感到不安。
- 要培养利他主义、创造力、知性思维以及理想主义。
- 我们为何不可以去计算为人父母的回报,与自己的密友共度时光的回报,享受音乐的回报以及阅读书籍的回报呢?任何值得做的事情,是因为事情本身有意义。
- 就是因为我们的经历本身就是建立完整个体的坩埚。
- 挫折、牺牲、内心挣扎、出师不利、走弯路、与家人和朋友之间的矛盾等,这些才算是真正意义上走向独立的特征。只有痛过,才是真实的。
- 平时生活朴素本身就是一种自由,因为你能更适应简单的生活。
- 我们现在之所以比之前更自由,更快乐(至少在某些方面),是因为我们的先辈,如同乔治·艾略特一样,依赖个人的巨大想象力和勇气,承担了种种风险,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 博雅教育所关注的是公民权益、他人利益以及构建一个健康的、有创造力的、自由的自己。
- 因为奖赏只应给予那些有成就的人,而不是勤奋或有欲望的人。
4.3 反常识
- 富有天分,而且斗志昂扬,但同时又充满焦虑、胆小怕事,对未来一片茫然,又极度缺乏好奇心和目标感——他们被包裹在一个巨大的特权泡泡里,所有人都在老实巴交地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他们非常擅于解决手头的问题,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
- 他们没有去体会自己的青春,他们从没有生活在当下,他们总是在追逐一些未经深思熟虑的目标。他们总会思索,曾经的努力是否都值得?
- 为了成绩和简历,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友情、爱情、个人探索、课余活动等等。而这些牺牲恰恰又是构建一个人内心和灵魂的基石。
- 他们都觉得自己必须要以最高效的方式去完成自己的目标,从而再接着去追逐下一个更高更伟大的目标。这种被动的压迫和紧张导致了这些名校生不能从容地去发展一段深刻的感情,遗憾的是,这些深刻的感情是可以化解他们身上这种无时无刻追求成就的压迫感的。
- 一只悠闲的鸭子在湖面上逍遥自在地漂过,水面之上的平静掩盖了水面之下鸭掌的疯狂拨动。
- 为了完成这些,为了能够“修成正果”,学生们已经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思考自己的追求,包括对大学的憧憬。
- 其背后最大的驱动力就是为了疯狂竞赛而竞赛。个人履历的竞赛,就如同两国之间的核武器竞赛。
- 最可怕的一种误区是,家长认为,只要从小做对每一件事情,让孩子少受罪,那么孩子就能够获得一个稳定并安全的世界。
- 他们经常是怀着“寻找意义”的使命(并非技能)来到耶鲁,到了耶鲁,他们期望去发现世界上更多的可能性(并非寻找金饭碗)。
- 排名最高的“十大领域”往往由平均收入来决定,而不是对工作的满意度来决定。
- “难道你不觉得世界上的痛楚和困难对培养人的理智并铸就灵魂是必要的吗?”(“直升机式父母”和一心求稳的家庭需要听清楚了)。
- 在从众心态的影响下,如果众人一起被生活所困,个体也许更心安理得地接受现实;一旦给予机会摆脱困境,大家反而开始惊慌。
- 如果你不保守求稳,现实就会让你的生活变得不稳。这是生活给予的简单回馈,很现实也很犀利。
- 但是她已经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因此她并不为此向任何人道歉。
- 他拥有“精神想象力”,但不具备勇气克服对舒适生活和外界认可的依赖性。
- 我们追求自己的热爱乃是自私之举,但是你若取得丰厚的收入,那就不自私了,这就是我们的习惯思维。
- 我们嘴边经常挂着“改变世界”或“回报社会”,但是这两者如果不能给你带来更高的声望或其他利益,那么我们所提倡的“利他主义”将会大打折扣。
- 持久的“意义”不能仅依赖于工作带来的收入和社会地位。
- 我们首先要铲除整个教育系统潜移默化地在我们心中播下的那颗种子:恐惧失败。
- 我们似乎过度关注团体的和谐与一致性,有意回避容易引发我们内心以及彼此之间痛楚的事由,极力反对任何冒犯行为、排他行为、冲突以及诸多作为人类应该经历的现实。最终,我们的下一代成了一群没有棱角的新生儿,毫无斗志可言。
- 每个人生活中必然有不愉快之事,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而且不快的经历是任何个人、机构乃至社会转型进步的基石。只有当你的内心或者灵魂感受到现在的自我和追求的自我之间的差距时,变化才会随之产生。
- 任何理想、理念、远大抱负不过是 20 世纪的挣扎。我们现在鼓励新人“在现有的体系下努力工作”,鼓励新人确定问题并想办法解决。
- 你是否知道自己做事的理念和原则是什么?如果不清楚,那么你很有可能随波逐流,接受最时髦的事物,并且不知道你的言行正在受其影响、被其浸染。
- 经历过风霜雨雪的植物要比花园里的植物更强壮。但对于一般人来说,为什么要离开色彩斑斓、五彩缤纷、单纯美丽的花园,去投入茫然、甚至有些危险的外部世界呢?
- 你以为你在搞砸别人家的孩子,但到最后要为这一切埋单的是你自己。
4.4 喜欢
- 自我与社会、选择与后果、懦弱与勇气以及传统与反叛。
- 现在的年轻人不过是在思考一段略有不同的选择,而他们的内心却备感压力,不得不质疑自己的选择。误把“满足好奇心”等同于“自我任性”。
- 一个人的幸福感来自健康的社交圈以及从事有意义的工作。
- “我真希望自己有勇气过属于自己的生活,而不是生活在他人期望的阴影之下。”一个人可以为了等待未来的收获,无限期忍受工作的煎熬,延迟自己的满足感或者放弃享受工作本身。
- 当他人义正词严地劝告你工作独为生计,应当放弃“热爱”或“意义”时,我建议你观察这个人自己的生活轨迹。
- 我担心我若继续待下去,对高薪产生依赖感,我将永远不能脱离。
- 当你从耶鲁大学毕业时,你感受到为个人简历继续添砖加瓦的压力,而且也必须是名牌。但是事实上,这又是给谁看呢?
- 真正的低收入家庭子弟所面临的内在矛盾比他人要强烈得多,而且犯错的空间也比他人小得多。
- 你欠了父母什么呢?爱和呵护,这也是他们将来需要的,但不是顺从,也不是你的生活。
- 如果你某天醒来对之前所做的一切产生质疑,那么你不妨休学整顿,再重装上阵。
- 没有人现在就知道所有的答案,如果你认为自己可以或试图一步到位,这种心态本身就是个问题。
- 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历焦虑、挫败、羞耻等等,甚至有些时候想放弃,重新做选择。没有人会保证你的未来是伟大的或能找到一份完美的工作,或能遇上自己的伯乐。
- 我们在阅读文章或者欣赏艺术品时,最关键的问题不是我是否看明白了,而是该篇文章或该件艺术品是否能引起我的共鸣,从而帮助我更懂得自己。
- 任何学生对自己最喜爱的教授会有两个方面的赞许。第一个赞许是,“我的老师是全能的”。当然不可能是字面上的全能,而是像安德鲁·海克和克劳迪娅·德雷福斯两位教授所言,优秀老师是博学的,授课旁征博引,不会只限于单个科目的范畴。第二个赞许是,学生会说:“我最喜爱的老师改变了我的生活”。
- 权力感总是伴随着一种焦躁和自私,拥有权力感的人总是被笼罩在对失败的恐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