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探索与分享

在探索价值观和个性的过程中,看到了我执和因果。

这周轮到我知识分享,因为最近整理了很多网页收藏、聊天记录、摘抄、知识文档、日记、随笔和随手记录。想看看从中能挖掘沉淀点什么,于是找了一些相关的论文:

  • 能从这些文字中提取出什么信息,哪些信息无法获取,缺少了什么?
  • 是否可以进一步抽象这些信息,化繁为简,代入模型?
  • 利用这些信息可以做什么?

于是,我找了几篇论文,从获取和分析角度包括:从 Twitter 的内容中提取个性;通过真人访谈提取人格特征、经济学特征、社会学特征;从心理咨询对话中提取人格特征;探索道德困境的基本原理(不同价值观的冲突);大五人格与大型模型的实验;以及每个 BFI 问题对大五人格各维度的贡献度。从使用角度:用大模型实现角色扮演,模拟投资策略,利用根据不同性格进行劝说,甚至分析欺骗背后的心理逻辑。

坦白讲,分享的有点稀松,因为要在一个来小时内串讲十篇论文,只能简单触及表面。其实每篇论文我都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并明确了它们在整个思维地图中的位置,后面会陆续发到我的网站和公众号上。

其中,让我最有感触的两篇文章:

第一篇来自华盛顿大学,艾伦人工智能研究所,2024 年 10 月的论文:《DailyDilemmas: Revealing Value Preferences of LLMs with Quandaries of Daily Life》。他们使用 LLM 来制造一些道德困境问题为之后的实验服务。所谓道德困境,是指无论如何选择都不尽如人意的两难境地,它学学使我们陷入内心的挣扎,其背后的原因是价值观的冲突。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先前的道德困境,识别出了不同价值体系中经常发生冲突的条目,主要涉及:世界价值观调查、道德基础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贵族美德和 Plutchik 情感轮。具体的冲突如:诚实和关心哪个更重要,最近热门讨论的“伴侣说一加一是等于十?”以及“八个瑞士卷怎么分”,本质上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不同的视角。个性和价值观又是一个人相对稳定的特质,它们又决定了自我认知和人生方向。

在满足基本生存需求之后,行为往往会受到价值观的引导,这些价值又是我们认为重要并努力维护的目标。忽然联想到了佛教中“我执”。佛教通常讲“我”和“我所”的执着,这包括:人我执(认为“我”是独立存在、固定不变的);法我执(认为外在的法是独立存在的)。佛教中的“我执”被视为一切烦恼的根源,会导致欲望、恐惧和痛苦的情绪。反思:当我们一直在追求价值和身份认同,这些价值真的值得我们追求吗?当我因为某些事情而感到抓狂的时候,它真的重要吗?而感觉被伤害的时候,有多少是因为对自我形象的执着?

其二是来自斯坦福大学和谷歌 DeepMind 在 2024 年 11 月的论文:《Generative Agent Simulations of 1,000 People》。这项研究通过对 1000 多人进行真实访谈,使用模型模拟他们的行为,以便进行进一步的社会学实验。之前看到的一些论文表明,单靠对话无法全面描绘一个人,还是需要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才能实现全面画像。比如仅凭朋友圈动态和几句寒暄很难真正了解一个人。这里的综合画像包括:综合社会调查核心模块(GSS 20)、大五人格问卷(BFI-44)、五个经典行为经济学游戏(如独裁者游戏、信任游戏、公共产品游戏和囚徒困境)以及五项涉及控制和实验条件的社会科学实验。通过时长两小时的谈话预测问卷结果,尽管这些谈话与上述测试不直接相关,研究人员仍能以 85% 的准确率预测出这些问卷的答案。

那么,这两个小时内究竟聊了些什么呢?即便随机去掉谈话的 80%,他们仍能有效预测。那么,是否真的能通过半小时聊天就了解一个人?答案是:研究者选择了社会学家为“美国之声项目”设计的访谈方案,这个方案涵盖了社会科学家感兴趣的多个话题。从参与者的生活故事(例如,“从你的童年、教育到家庭和人际关系,及重大生活事件”)到他们对当前社会问题的观点,内容异常丰富。在附件中列出了实际中的 99 个问题,简单截取最后一屏如下(其它请见论文附件):

现在的选择深受家庭和成长环境、社会文化以及个人经历的影响。过去的因造就了现在的果,如今的因又将化为未来的果,这是一种因果循环。并不是单凭理想成为某种人就能如愿,许多当下的选择其实早在过去就已被决定。童年的经历影响深远,但即便如此,现在的行为依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未来。

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到底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别人的人生?这些影响是否是自我可控的?我觉得主要还是要看比例。再次看到“你应该……你必须……”这样的标题时,就觉得有点好笑。

在看到不同价值观的同时,看到了我执;在寻找稳定个性的同时,又看到了其中的因果。

2 思维地图

Drawing 2024-11-29 14.07.53.excalidraw

3 延展:进一步思考

  • 能否简化量表或访问,用最简单的方式进行画像?
  • 是否可以利用 Embedding 技术初步筛选待提取的文本?
  • 通过数据比较我对自己的认知和真实的自我,以发现个人的优势与弱点。
  • 利用大语言模型的能力,涵盖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伦理(情感、需求、道德……)。
  • 抽离时间的日常生活,反思提炼,理解直觉和行为背后的动机。
  • 大语言模型作为工具,能否创建一个本地“数字灵魂”,保存个人和他人的基本特征及逻辑,随时间修正,减少模型差异影响?
  • 能否创建三观一致、可控、无害、可积累、提供知识和引导、提醒(反思、内省、过度解读)、防范(识别欺骗、隐晦的敌意)
  • 是否可以有理解我内核的机器人帮助解决繁琐或对我来说困难的问题?
  • 出售有趣的灵魂

4 背景知识

5 论文

5.1 获取

5.2 分析

5.3 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