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Articles
852
Tags
268
Categories
179

Yan 的杂物志_个人主页分享
Search
Hexo配置详解
Created2025-07-07|2_Note0_Technic0_工具笔记工具hexo
4 显示图片 Hexo 支持多种显示图片的方法,比如图床,上传图片等,这里介绍最简单的方法: 4.1 安装插件 12$ npm install hexo-asset-image$ npm install hexo-renderer-marked 4.2 配置文件 保持 _config.yml 配置文件 中 post_asset_folder: false 不变,加入 marked 设置: 1234post_asset_folder: falsemarked: prependRoot: true postAsset: true 我在 Obsidian 中的图片都放在 attachments/ 目录下,将此目录复制到 Hexo 项目的 source 目录中,即:source/attachments/xx.png hexo g 重新生成后,图片正常显示 注意图片较少时,建议使用该方法,图片很多时,github 项目也变得很“重”,建议使用图床。 5 更换主题 建议设置一个常用的主题,比如 next,遇到问题也好查资料。 官网主题见:https://hexo.io/themes/ 安 ...
对谈_叙事_11_阅读McAdams
Created2025-07-07|0_IMO说给一个人听x_叙事
[!zk 20250613135620521-0] 阅读时机与体验差异 来源:用户自述 & 回应 内容: 同一本书在不同阅读时机,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理解 快速浏览判断“值不值得读”的策略,有时会错过深层次的意义 阅读的“豁然感”往往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生 相关主题:阅读策略 心理状态与理解力 意义生成的延迟效应 类别:02_ 情绪心理 [!zk 20250527115459089-2] 为自己负责的叙事含义 来源:用户提问 + 回应 内容: - “为自己负责”不只是承担外在后果,更是与“选择背后的自己”保持一致; - 即使没有客观代价,也可能留下内在评价,如自责、否定、模糊感; - 真正的“负责”是对行为动机的认知和接受,而非被动应对; 相关主题:自我认同、自我一致性、内在评价、选择的反思 [!zk 20250527115459089-2] 一致性与多策略思维系统 来源:用户思考 + 系统心理学 内容: - 人类思维是多策略系统,不同情境激活不同反应机制; - 内在逻辑的冲突并不稀奇,一致性更多是叙事层面的整合; - 自传体自我试图构建一个“虽不统一但能讲清楚”的版 ...
对谈_叙事_4_自我阉割
Created2025-07-07|0_IMO说给一个人听x_叙事
[!zk 20250613141010336-0] 叙事疗法与自我认知建构 来源:来自对话内容中的观点和讨论 内容:总结这个点的核心含义或推理 - 在个人发展的某个阶段,许多人容易依附于外部的叙事来寻找意义,这是因为内在的价值系统尚未成熟。 - 安全感和物质基础是自我叙事建构的重要条件,它们提供了一种稳定和底气去面对外部叙事的冲突。 相关主题:自我反思 心理学 社会文化类别:04_社会与文化 Yan 有一种状态:当没有外部评价外部叙事的时候,还得自己去找一个,觉得那样踏实。没那么信任自己,决定不了意义,需要一个锚点或者一种背书、融入别人的叙事? 我有一段时间就这样,底层逻辑可能是:我不够好,就选择融入更好的。最安全的就是当个“听话”的人,找个合适的引领者,然后听他的“话”,让他带我飞。 4o 那种“我不够好,就找个更好的叙事依附”—— 其实是很多人在人生某个阶段都会有的状态,尤其是当内在还没形成完整的价值系统时,外部的叙事就很容易成为“临时意义”的来源。这并不羞耻,它甚至是成长的一环。 小时候我们靠父母的认同活着;长大一点靠老师、成绩、社会叙事;再后来,也许转向某个“厉害的人”、“ ...
对谈_叙事_250624_尊重和给予
Created2025-07-07|0_IMO说给一个人听x_叙事
[!abstract 尊重与善良的本质] 来源:我们的对话 内容:尊重和善良的高阶状态: 善良的最大善意:提供选择权,而非强行施予。 尊重的高级形式:不主导对方故事线,只提供可能。 真善良是不附带条件、不期待回报的善良。 相关主题:叙事 尊重 善良 选择权 [!abstract 盈余与匮乏的给予] 来源:我们的对话 内容:给予的动因决定了它的质地: 盈余给予:内心充盈,有余力分享,不求交换。 匮乏给予:为了换取确认或价值感,把定价权交给他人。 呕心沥血往往是内在空心,用给予来索取确定性。 相关主题:善良 控制欲 空心与圆满 总结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你的故事是你编的,我的故事是我编的。当我们的故事出现分歧时,“尊重”意味着我愿意接受你的决定。 精华 尊重不是放弃自我叙事去接纳对方的故事,而是:承认对方故事的成立,同时坚持自己的叙事。 每个人的路都是 ta 自己故事的主线,我们最多只能是个路人甲或 NPC,不能篡改剧本。 很多复杂关系里,本就没有全控盘的可能,适度接受无力感反而能让你更平静。 “出于好心,怎么做都应被认可”:好心的迷雾与单一叙事的落后感。 真善意不是 ...
对谈_叙事_3_守护自我叙事权
Created2025-07-07|0_IMO说给一个人听x_叙事
[!zk 20250516105459089-0] 叙事系统:精神的过滤器 来源:自我总结 x 叙事疗法实践地图 x 东方思想 内容: - 自我叙事不是修饰,而是控制调参的中枢 - 叙事结构定义了:什么是值得学的、如何解释自己、怎么行动 - 儒释道的内在目标,皆可视为叙事系统的不同版本 - 没有自我叙事,就只能被动接受他人叙事、集体叙事 相关主题:主体性 自我构建 奖励函数 精神自治 儒释道 总结 之前“我的模型”来啥数据都拟合,其实不是结构问题,是缺少“自我叙事”的数据过滤。没有自己的想法,价值基于社会和他人的评价体系,有时候没有外部评价还虚了,得找个别人评价我。 精华 “圆满”也不是终点,而是对当前状态的深度接纳。 清静,是不让别人的叙事自动变成你的剧本。 只吸收对你本然有益的反馈,主动忽略偏离源头的噪声。 任何叙事,一旦脱离“使用者”变成“统治者”,就完成了它的堕落。 “不被统治”的敏感,其实是对“自我叙事权”的深层守护 积极心理学是“阳光灌顶”,叙事心理学是“灯下观心”。 对谈 Yan 忽然想到“圆满”是不是模型训练到了一个好的效果,后面就不动了?还是冻结了一些底层参数 ...
对谈_叙事_7_讽刺的层底叙事
Created2025-07-07|0_IMO说给一个人听x_叙事
[!zk 20250522105459089-0] 讽刺的底层叙事 来源:结合文学理论与叙事心理学 内容:讽刺的核心不是情绪化发泄,而是对结构性失衡的冷静观察,它讲述的是“认知觉醒”之后的无能为力、妥协或嘲弄: 世界不是错乱,而是错得太有逻辑:规则依旧存在,但背后是空洞、功利、荒谬的内核。 主人公看穿了游戏规则,却无力改变:讽刺型角色往往是“醒着的人”,不是失败者,而是“认清真相后依然活着的人”。 讲道理无用,只剩调侃和抽离:讽刺是对“严肃叙事”的背反,拒绝扮演“教育他人”的角色。 情绪基调:冷峻、滑稽、克制、愤怒的幽默,不是哭,是笑着骂。 相关主题:认知 dissonance、结构性不公、道德虚伪、主体觉醒、幻灭感 精华 不接受又无能为力的拧巴。 要有冲突?要有成长?要有选择?要允许失败?…… 其实在寻找清晰而真实的秩序感。 你反感“暗戳戳”的,不只是小动作本身,更是其中的模糊性和操控感。 这种套路的前提是:我们默认交流是不安全的,所以先藏一点、绕一点,以观后效。 隐藏和讽刺之所以刺耳,并不是因为它攻击性强,而是因为它不愿承担攻击的责任,却又想达到攻击的效果。 一边是“我坚 ...
对谈_抑郁3_250610_边缘叛逃者
Created2025-07-07|0_IMO说给一个人听02_情绪心理抑郁
[!zk 20250612195459089-5] 抑郁的现实主义应对策略 来源:用户总结 + 助手归纳 内容: - 改变愿景是最根本的方法,“接受均值”比“执念巅峰”更健康; - 药物适用于保命阶段,非长期方案; - 社会性抑郁源于评价体系,把“普通”污名化才是源头问题; - 精神健康不是靠灌鸡汤,而是从“放弃不该追的”,重新找回可控秩序。 相关主题:价值重构、普通人的尊严、控制感、教育系统的心理代价 ## 精华 “你自己别去不就得了么?” 这其实就是多元社会的底线逻辑:允许别人在不同的叙事系统里寻找“可控感”,只要不强迫、不伤害,那就别试图统一世界。 当你批评一个极端系统时,是不是能提供一个“更好但可行”的替代方案?若无可行替代方案,“尊重选择”才是最少伤害的社会底线。 尊重别人选择 Yan 看有个视频博主在那义愤填膺地抨击衡水跑操,问有没有队列实验证明有效?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孩子能去那儿至少他们家人是认同这个的,人家自己都觉得好着呢,对他来说就是真理和动力。你这瞎xx什么呀,你自己别去不就得了么?这种非得把自己观点往别人脑袋上套真的很讨厌。 4o 其实是两种世界观的冲突, ...
对谈_抑郁2_250610_少年的困境
Created2025-07-07|0_IMO说给一个人听02_情绪心理抑郁
[!zk 20250610195459089-2] 东亚学生的心理困境 来源:对教育环境的反思 内容: 分层机制导致多数学生处于“努力但无望”的状态; 教育将资质差异“道德化”,令学生在认知无力的同时背负羞耻; 心理困扰常成为对抗失败经验与外部期待的“软性出路”。 相关主题:应试教育、学生心理、教育公平 [!zk 20250610195459089-3] 内驱力与沉浸感的形成 来源:自我决定理论与育儿经验 内容: 内驱力来源于自主性、胜任感、关系感三者的良性互动; 沉浸感是其表现形式,通常伴随高度集中与愉悦; 可通过“可达小目标”培养自信与抗挫力,为长期动机蓄力。 相关主题:动机理论、育儿策略、早期教育 [!zk 20250610195459089-4] 痛苦驱动的代价与教育策略反思 来源:对“早慧”与“坚持教育”的检讨 内容: 痛苦驱动在短期内有效,但易导致外部依赖与内在空耗; 被“训练”的优秀可能伴随认同危机与幸福感缺失; 教育应平衡目标导向与个体节奏,引导而非压制。 相关主题:内驱 vs 外驱、早慧代价、个体发展节奏 精华 “努力就能成功”的神话:道 ...
对谈_抑郁4_250616_不合适的目标
Created2025-07-07|0_IMO说给一个人听02_情绪心理抑郁
精华 知道是机会不代表体验就轻松! 很多群体对我们的评价,既无生死相关,也无长远关联,我们却会给过高权重。 适用于高度动态环境的心智微调框架。 游戏规则变了(或从一开始就不是他理解的那个规则),但他还在死守“只要足够努力就能被奖励”的老策略。 死锁 Yan 大概三周之前,我开始记录每周让我觉得不舒服或者尴尬的事,小到一句话,大到目标调整。有几个洞见: 日常生活中真正过不去的事儿其实不多,每周使劲想都想不太出来。 绝大多数情况下,我并没有表现出来尴尬,但心里很介意。 当识别到“尴尬”的不合理或者不可控,就不太有如哏在喉的感觉了,然后尴尬的事变少了。 痛感或者说负面情绪,很多时候会让我做出调整:怎么改进,或者这件事是不是真重要? 调整重要性未必是坏事,有时候会引发价值重新排序。 在一个地方待久了,一般会找到局部最优解,优化到极致。和之前比还不错,就不动了。但可能它离全局最优解还差着十万八千里。甚至有点像麻药的镇痛或者暂时引开注意力。而痛感可能引发下一轮优化,重新审视目标。 再深一层,遇到问题时,要么克服,要么修改目标。而抑郁或许是一种死锁:锁定目标不能修改,过程又不是自己能优化的, ...
对谈_抑郁5_250618_反刍
Created2025-07-07|0_IMO说给一个人听02_情绪心理抑郁
精华 可一旦环境变了(或者其实环境根本没那么恶劣,只是个人模型过拟合了坏数据),这套系统就成了内耗根源。 本系统含有已知缺陷,但总体稳定运行,勿过度调试。 过分反省和过度预判都是在试图对抗不确定性,但它们往往制造了更多内耗。 Yan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接受自己不好、出错,想变成完美的自己,或者至少在别人面前强大的自己。对一些失误不断反刍。如果我是一个模型,接收负反馈调优,没问题。 但有时候我介意的好像不是问题本身,而是自我定位,比如有一个失误被人发现了之后,我就觉得漏馅了,那个不好的我,假装的我被发现了。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范围,在这个前提下,不能出错是不合理的目标和评价标准。 抑郁也有一部分来自反刍那些不好的场景和情绪,明明不是什么大事,不影响我生活,也过了一段时间了,可能的原因在于:有些问题我解决不了,或者说不确定超越我能力范围的问题可能不断出现让我觉得不安全。 问题本来是改进模型的方法,但太多问题解决不了," 问题 " 本身成了问题,我会觉得自己烂掉了,有一种无力感,“习得性无助”。 4o 如果我们是模型,负反馈用来调优,那是中性的、技术性的、可控的。但人不同,我们一旦在意 ...
1…456…86
avatar
Yan.xie
顺流而下还是逆流而上?
Articles
852
Tags
268
Categories
179
Follow Me
Announcement
This is my Blog
Recent Post
基金交易量预测比赛_5_背景知识22025-08-08
两阶段股票价格预测研究2025-08-08
TradingAgents项目源码解析2025-08-08
基金交易量预测比赛_1_我的方案2025-08-07
基金交易量预测比赛_3_反思2025-08-07
Categories
  • 0_IMO84
    • 工作1
    • 方法1
      • 工作1
    • 说给一个人听82
      • 01_自我建构32
        • 实修3
        • 思考与觉悟16
Tags
视频生成 版本管理 操作系统 日常记录 艺术 个人信息 数据分析 云服务器 宗教 关系规则 思维整理 网络 网络服务 个人成长 后端测试 自然语言处理/BERT 编程语言 Python/股票 音频处理 自动驾驶 GitHub Actions 日常技能 人生哲学 生物医学 反思 情感分析 语言模型 协议 reading 视频编辑 数据存储 知识图/图神经网络 心理学 行为模式 语音合成 社会评价 权力结构 SSH 法律 医学
Archives
  • August 202510
  • July 202540
  • June 202538
  • May 202529
  • April 202516
  • March 20258
  • February 20252
  • January 20256
Info
Article :
852
Total Count :
1188.5k
UV :
PV :
Last Push :
©2020 - 2025 By Yan.xie
Framework Hexo|Theme Butterfly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346号
京ICP备2023029600号-1
Search
Loading the Datab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