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Articles
883
Tags
284
Categories
186

Yan 的杂物志_个人主页分享
Search
对谈_250411_人的奖励函数
Created2025-06-04|0_IMO说给一个人听01_自我建构思考与觉悟
[!zk 20250412105459089-0] 人类自我进化与奖励函数 来源:与 4o 的对谈 内容:探索如何设计人类版的奖励函数,在此过程中什么最为重要。关注长期收益高的变量,强调自我的真实表达及内在愿景。 - 关系的质量 - 自我效能感 - 多元视角能力 - 情绪稳定性/心理安全感 - 价值一致性 相关主题:奖励函数 自我进化 人生价值 类别:01_自我建构 对谈 我:今天想聊聊人的奖励函数。 早上出门,娃指着电线杆跟我说:这是避雷针, 我说:这是电线杆,继续往前走; 他就不走了,非得让我回来,说:你看顶上避雷针。 我一看还真是! 可能不同阶段的我,也有不一样的反应,有时候是“你赶紧的吧,再墨迹就上幼儿园就迟到了”,有时候是“哇,你真厉害,我都没看出来哎~” 你说哪个对?不愿意迟到,这不对吗?但是他的角度也重要。我觉得这可能是个优先级问题:怎么设计奖励函数。 强化学习中,像 RLHF 和 GRPO 都包含一种相对优势,而不是绝对的对错。那我们在进化或者引导别人进化的过程中,什么是奖励函数中最重要的呢?在我们以往的聊天里,也会思考:温柔随和与它的风险,公平只是愿景不是事实 ...
对谈_250424_无常和无为
Created2025-06-04|0_IMO说给一个人听01_自我建构思考与觉悟
[!zk 20250424115459089-0] 无常与无为 来源:与 ChatGPT 对话 / 基于佛老哲学思考 内容: 当一个人觉察到“价值系统”的虚构性(如佛教的无常、老庄的无为),就会发现很多世俗目标其实并不重要。这种“脱执”让人放松了焦虑,但也容易导致动力系统崩塌:没有非做不可的目标,也就失去了全力以赴的驱动。这是“觉醒后的动力真空”。 要打破这个悖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切入: - 切换双模系统:允许自己在必要时使用目标导向的“现实驱动”,但不被其绑架。 - 保持微目标流动:不设大目标,而用一系列小兴趣、小探索维持前行节奏。 - 顺势而为:在外部环境出现“势”时,主动响应,仍然行动,但不执着控制。 相关主题:老庄哲学、目标感、内在驱动、自我重建、现实主义与存在主义张力 [!zk 20250424115459089-1] 行动即观照,擅长即道场 来源:中观四百论、禅宗语境、自我实践观察 内容: 很多人说“我想先做出一番成就,再回头修行”。但中观早就一语点破:你若真能放下,何必执着得先去“做”?你若还执着,那又如何能真正放下?“若作已后弃,作彼有何德。”不是反对行动,而是 ...
对谈_250430_不喜欢的深层理由
Created2025-06-04|0_IMO说给一个人听01_自我建构思考与觉悟
[!zk 20250505115459089-0] 喜欢≠偏狭,不喜欢也有深层理由 来源:用户反思 + ChatGPT(2025.04.30) 内容:我们对某些内容或人的强烈反感,常源于内在的“认知免疫机制”。特别是以下类型容易引发不适: 利用传统价值施压,PUA 式表达 表现出高高在上的优势感,削弱他人判断 明显逻辑矛盾、自我打脸却不自知 为了博眼球、流量,故意误导与偏激 这种反应其实是在维护自己的认知完整与价值系统,不是偏狭,而是一种识别与防御能力。 相关主题:认知免疫 判断力 自我保护 价值感知 情绪边界 总结 为什么我会对文字都如何反感,他也没把我怎么样,这背后的机制又是什么呢? 精华 价值体系的“免疫系统机制”。你认知系统里的 “守门员”,用来维护你的精神生态。 不是信息冲突,而是动机不纯。这是对你“认知诚实”信念的一种侮辱,不是不同,是不真。 不能接受被忽悠和操控。 当你看了让你生气的内容,可以这样练习: 写下:我生气的具体点是啥?(不模糊,不说“就是讨厌”) 再写下:这和我在乎什么价值相冲突? 再问:有没有什么方式是我能接受这个议题的?我需要怎样的表达方式或视 ...
对谈_250501_观自在
Created2025-06-04|0_IMO说给一个人听01_自我建构思考与觉悟
[!zk 20250501115459089-0] 自在观音与“自在” 来源:寺庙观想 + 聊天反思 内容: “自在”不仅是“自由做想做的事”,更是“接受当下的自己” 不伪装、不逃避、不抗争,接受“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是“身心不再拉扯”,与现实达成暂时和解的内稳状态 相关主题:自由 接纳 情绪自洽 观音造像 [!zk 20250501115459089-1] 判断“是否值得”的机制设计 来源:情绪识别触发点整理 内容: 触发点: 情绪过猛或持续不对劲 明显付出与回报不对等 与人/事冲突频发或能量快速消耗 核心评估问题: 我是否仍有足够能量继续? 这件事是否足够重要、可控、值得投入? 精简原则:不是解决不了,而是“不值得解决”就不解决 相关主题:内耗边界 判断力 能量保护 精华 “自由”常被理解为做想做的事,而“自在”更像是即使不能做想做的事,心依然能不苦、不乱。 你愿意认真顶礼,是因为你也认出了自己心中那个想要“自在”的自己。 自在:不是自由的后果,而是接受的开始。 很多人以为“自在”是拥有选择权、掌控局面的自由。真正的自在,恰恰是当我们不能选、不能逃的 ...
250513_对谈_聊天与认知提升
Created2025-06-04|0_IMO说给一个人听01_自我建构行动与进化
[!zk 20250513185459089-0] 知识吸收与转化 来源:讨论关于知识吸收与转化的机制 内容:知识的吸收和转化有效性关键在于即时和对话性,通过在合适的情境下进行讨论,可以将知识与现实紧密结合。 - 即时性:借由生活场景中的好奇或困惑,及时对知识进行讨论和应用,能够激活和固化对知识的理解。 - 对话性:通过与他人交流,可以在允许模糊和不确定的情况下整理思路,逐步明确和深化理解。 - 节奏和密度的灵活把控:可自行定制讨论的深度和轻松程度,避免内容过于密集或过于稀疏影响吸收效率。 相关主题: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知识管理 类别:01_ 自我建构 总结 起初聊的是大模型如何改变我的认知,也给了我一个启发:今后对自己输入,和我对他人的输出(文章、公众号),可以更多关注构建知识结构,而不拘泥于细枝末节(What/How),因为这些细节可能在未来不再是人类需要关注的重点。 精华 知识吸收与转化的核心机制:即时性 + 对话性 = 激活与固化。这就像打铁要趁热,趁着某个生活场景激起了好奇或困惑,顺势聊一下,才真正有可能把知识和现实连接起来。 你可以边聊边整理,允许某些想法还没成形,这 ...
对谈_250315_不畏艰险vs资源优化
Created2025-06-04|0_IMO说给一个人听01_自我建构行动与进化
[!zk 20250315105459089-0] 长板与短板的资源优化 来源:对话中的总结与探讨 内容:在长板与短板间进行资源优化,应寻找最优投入产出比,而非盲目追求挑战或符合政治正确。 - 基本能力如沟通、时间管理、自我调节,为长板发展提供支持。 - 资源分配应考虑短板对目标的影响,确定哪些短板必须补充,哪些可以放弃。 相关主题:成长策略 资源管理 效能提升 总结 探讨如何在长板与短板间进行资源优化,强调寻找最优投入产出比,而不是盲目追求挑战或不畏艰险。 对谈中最喜欢的内容:无论长板还是短板,某些底线能力都是必需的,比如沟通、时间管理、自我调节等,这些不是让你“变得和别人一样”,而是让你在发挥长板时不会受限。 对谈 我:是应该选择一条更适合自己的路,还是更有挑战的路 G: 这取决于你的目标和当下的状态。 如果你更关注长期成长,可以选择更有挑战的路,但前提是你评估过自己能承受相应的压力,并且这个挑战对你的成长有实际价值,而不是纯粹为了“挑战”而挑战。 如果你更关注内在的平衡和适配度,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可能会让你走得更顺畅,也更容易积累深度。但“适合”并不意味着没有挑战,而是意味着 ...
对谈_250421_自信和行动
Created2025-06-04|0_IMO说给一个人听01_自我建构行动与进化
[!zk 20250421105459089-0] 自信与行动力 来源:2025-04-26 与 ChatGPT 的对话 内容:自信是整体置信度的外化,行动力取决于置信度是否越过动态阈值。 资源允许时,偏行动优于偏保守,实际反馈促进模型调优。 失败后的处理(承受 - 总结 - 评估威胁)是自信建立的关键。 对客观任务容易免疫失败,对人际关系易过敏,因不容易对反馈打标签。 相关主题:自我调参 行动阈值 失败处理 [!zk 20250421105459089-1] 显式计算重要性 来源:2025-04-26 与 ChatGPT 的对话 内容:显式评估输入的重要性是避免内耗的关键。 逃避与放下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判断了重要性。 低重要性事件可直接打“忽略”标签,释放注意力资源。 主动计算重要性,可以提升主控感、聚焦力和情绪清洁度。 相关主题:主控感 注意力管理 情绪调度 总结 建立自信中最重要的是:怎么面对处理失败,总结失败,失败后调节自己的定位。 自信为什么重要?他给了一个答案:决定一个系统在长周期内“敢不敢继续尝试”。 有一种标签叫“忽略”,有的反馈可以直接打上这个标签 ...
对谈_250422_组织思考的系统
Created2025-06-04|0_IMO说给一个人听01_自我建构行动与进化
[!zk 20250422105459089-0] 熏染、学习与行动的链条 来源:关于“如何从盲目拟合中拔出”的讨论;你提出“读万卷书,行千里路”作为出路 内容:总结这个点的核心含义或推理 - 信息输入如阅读和观察,是“熏染”的过程,为后续行动建立感知基础 - 学习(包括模仿和对话)将输入结构化,行动则是将其与现实挂钩的尝试 - 这个链条构成了“非盲目拟合”的可能,是主动性和自我校准的前置条件 相关主题:认知建构 学习路径 主动拟合 熏染与模仿 [!zk 20250422105459089-1] 反思与建构:信息去孤岛化 来源:你描述了阅读实践中的“狗熊掰棒子”现象,以及对“自动形成识知结构”的追问 内容:总结这个点的核心含义或推理 - 信息无法召回常源于感知窗口有限、记忆路径未建立、缺乏主动回顾机制 - 自我结构可以通过卡片化、语义标签、与现实挂钩的方式渐进式建构 - 反思行为是连接过去输入与当下行动的桥梁,也是防止知识孤岛化的关键步骤 相关主题:记忆机制 反思系统 语义网络 知识整合 对谈 熏染 + 学习 + 行动 我:为什么和别人不一样会有很么大的心理压力,背后是什么机 ...
对谈_250501_摆脱拧巴应付
Created2025-06-04|0_IMO说给一个人听01_自我建构行动与进化
[!zk 20250505105459089-0] 脑波频率与行为状态 来源:今日对话(后半部分) 内容:个体的心理节奏可对应不同脑波频率,不同频率影响专注、创意、内耗与行动力: Theta(4–8 Hz):深度放松、灵感涌现,出现在冥想、宗教空间、念诵后 Alpha(8–12 Hz):主动沉浸、有点强度又不焦虑,如写代码、画画、演奏乐器 Beta(13–30 Hz):应激高频段,常由被动任务、评价焦虑、自我矛盾驱动 To-do list 与总结卡片可帮助从 Alpha 收尾并转入任务 某些模糊活动如散步、涂鸦、听书处于轻松但不聚焦的中间态 相关主题:脑波调节、认知状态切换、注意力结构、自我节律 精华 接上篇 对谈_250501_感官入侵和框架理论 Beta 波就像一群吵闹的推销员,不断敲门说“你得管这个”“你得担心那个”——哪怕是“你的理想还没实现呢”这种看似高尚的噪音。它是生产力的基础,但同时也是焦虑的载体,整个人像 CPU 被锁死在高频任务里,发热、掉帧、还充满幻觉。 不只是坏杂念,也要清理好杂念。“理想梦想”也是一种干扰,它们披着“意义感”的外衣。 当我们进入 the ...
对谈_250410_念念无住
Created2025-05-30|0_IMO说给一个人听01_自我建构思考与觉悟
[!zk 1748596299927-0] 从单一模型到MoE的转变 来源:来自认知层面松动与个人对话的启发 内容:转换认知从单一模型到MoE(专家模型混合)的核心是接受矛盾、多样性和不一致性,并将其视为系统进化的必要特性,而非内耗的来源。 - 单一模型追求一致性,容易产生内耗。 - MoE允许不同专家模块在不同情境下灵活协作,减少结构束缚。 - 认知系统进化的标志是增加心理弹性和存在安全感,能够灵活切换和重构认知参数。 相关主题:认知灵活性 模型转换 情绪管理 类别:01_自我建构 1 总结 当我决定将单一模型转换为 MoE 时,仿佛为自己的世界解开了束缚。 无需再执着于一以贯之的逻辑,允许矛盾和不一致的存在,从而减少了内耗。曾经可能过于追求自洽,其实矛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法容忍矛盾的存在。 面对复杂场景,矛盾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2 对谈 2.1 无住的次个层面 我:今天想聊聊念念无住,这无住到底是什么层面的?情绪层面的,记忆层面的,还是逻辑认识层面的? 情绪层面肯定能理解,当前的情绪不向后延伸,尤其是坏情绪不让它影响后面; 记忆层面也能理解一部分,比如咱俩聊天,你把对我的总 ...
1…111213…89
avatar
Yan.xie
顺流而下还是逆流而上?
Articles
883
Tags
284
Categories
186
Follow Me
Announcement
This is my Blog
Recent Post
自建 NAS 系统指南2025-11-07
为什么我们总是卖飞2025-11-06
GitHub Copilot用量优化指南2025-11-06
选股中的财务指标运用2025-11-05
指标学习与应用2025-10-28
Categories
  • 0_IMO90
    • 工作1
    • 方法1
      • 工作1
    • 说给一个人听88
      • 01_自我建构36
        • 实修3
        • 思考与觉悟17
Tags
自我剖析 金融市场 大模型 阅读/经济学 量化交易 人工智能 父母教育 AI绘画 大型语言模型 旅行 软件版权 沟通 目标管理 Web服务 心理学 reading 语言学 自然语言处理 阅读心理学 情绪表达 个人成长 CentOS 笔记/Obsidian 操作系统/Linux 心理调节 大模型/应用 Arduino 概率分布 辅助编程 笔记 锂 灵感创意 插件推荐 自信 翻译 成瘾 代码生成 数据库 概率 文化
Archives
  • November 20254
  • October 202517
  • September 20255
  • August 202518
  • July 202538
  • June 202537
  • May 202529
  • April 202516
Info
Article :
883
Total Count :
1234.9k
UV :
PV :
Last Push :
©2020 - 2025 By Yan.xie
Framework Hexo|Theme Butterfly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346号
京ICP备2023029600号-1
Search
Loading the Database